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教学动态 / 正文

凝心聚力展风采 磨课评课共提升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13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方能柳暗花明。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教研力量,创造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2025年3月13—14日,重庆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学院开展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诊断性评估工作,各系、教研室以听课小组为单位,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A校区开展了第一轮线下磨课,磨课内容为第五周的课堂教学内容。

 物联网工程系在磨课展示活动中,专任教师们各展风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充分。每位教师讲课结束后,各组成员对教师的教态、PPT内容、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评课议课并给予评价,肯定亮点、给出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督导教师认真负责,针对授课教师的表现提出专业且细致的建议,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语言的表达,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堂互动的组织,都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以“说课—教学展示—评分—交流—督导点评”为主线有序推进。活动伊始,来自不同课程的教师依次进行5分钟限时说课,围绕各自课程特色展开阐述:针对《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实践》等不同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知识储备差异、教学方法及个性化板书设计进行针对性说明,凸显课程差异与教学创新。随后进入10分钟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教师根据所授课程主题进行片段教学,通过差异化互动设计,展现多样化的课堂形态。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基于统一评分框架,结合课程类型差异,进行互评,确保评价兼顾公平性与学科特色。讨论环节中,全体教师聚焦“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的核心命题展开深度探讨,认为上好一门课需紧扣“目标精准性、逻辑连贯性、互动生成性”三大原则,既要立足学科前沿,亦需扎根学生实际需求,实现“专业深度”与“学习获得感”的双向平衡。督导组从教学评价视角建议,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效果检验。活动尾声,督导结合课程多样性特点,既肯定教师“因课制宜”的设计能力,亦指出需进一步平衡“专业深度”与“学生接受度”,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多维参考路径。

 区块链工程系首先由系主任袁野简要介绍了本次磨课的主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强调通过集体教研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邀请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互评与交流。全系教师依次进行说课和课堂教学展示,随后组间教师互相评分,教师们围绕教学设计、思政融合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改进方向。活动最后,校级督导专家黄明光教授对每位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围绕教学创新与团队协作,黄教授提出三大行动方向:一是深化集体教研机制,要求教师立足学情分析,通过交叉评课、精准互鉴实现教学相长,尤其强调新老教师打破壁垒,既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关注学生认知基础和兴趣点,也要在课堂组织、思政融入等维度开展深度碰撞;二是强化时代育人导向,将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具体教学策略,结合亲身经历,黄教授回忆自己曾在5人小班到180人大课的不同场景中,通过纪律规范、分组互动等细节设计,自然渗透集体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三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针对班级规模差异化设计个性化提问、分组研讨等多元互动模式,倡导教师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反馈,共同构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良性循环。下阶段希望重点推进教材二次开发、课堂实效评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三项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向提升。

 此次磨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共促提高的平台。通过小组成员互相点评的磨课形式,老师能够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也能借鉴其他老师教学方法中的长处,从而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秩序;通过说教学目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考核、说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全员参与、精心打磨,将为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